新形势下环保行业的破圈与重生|青山
: 发布时间: 2024-10-18 作者: 淘金网官方客服/p>
写在前面:本文由青山研究院和世环会联合研究完成,主题聚焦节能减排、降碳环保,希望这份研究成果能给大家探索新形势下的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膜工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上海荷嘉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指导的2023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将于6月5-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隆重开幕。展会涵盖上海国际水展、上海国际泵阀展、上海国际环保展、上海智慧环保展、上海节能装备展五大主题展会,汇聚3,000多家环境企业,展示面积超22万平方米,这将是业内人士不可错过的重量级工业节能与环保盛宴。
这几年环保领域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即环保的含义在急剧演变,具体表现在从末端治理向节能、减排、降碳、循环利用等方向全面延伸。
同时,这种变化已经显著地贯穿政、学、产等各界,环保产业正在迎来一次深刻的变革,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在发生变化。
节能减排、降碳环保慢慢的变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也是中国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环保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当前环保产业的深度变革,一言以蔽之“新时代”需要“新环保”。
我国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工业大国、能耗大国、污染物和碳排放大国,围绕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先天就是一个复杂、庞大、系统的问题。
越往深发展,环保产业的含义就越宽泛、越强调系统性、协同性,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解决和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必然具有独特性。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把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降碳、循环利用等统筹协调推进慢慢的变成了时代的迫切要求,传统环保产业向“新环保”产业升级是趋势必然,同时已基本具备条件。
传统环保产业最重要的包含水、固、气等领域的污染治理,其核心是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及部分地资源化处理。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在即将于2023年6月5-7日举办的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期间就将有多家环保治理企业,如景津、康泰、同臣、杜邦、海德能、沃顿科技、格兰富、威乐、戴博、安德里茨、伯尔梅特、冠龙、中建环能、华世洁、可迪尔、中国中车、京东方、浙江中控、中科谱光、北玻、雷茨等携新品新技术亮相。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日益加剧,单纯依靠传统的环保产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末端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手段、兜底手段,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时候环保末端治理只是将污染物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社会的负担。
因此,环保产业需要向“新环保”产业升级,在实施环保末端治理的同时,还要深层次地融合节能、减排、降碳、扩绿、循环利用等方面,重视源头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措施,在经济社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发挥更高效作用。
针对这一变化,能清楚看到我国已经在从法规标准、财政税收、市场机制等多个角度展开布局,甚至明确强调环保与别的方面的协同性,如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该方案核心强调两点:
一是突出协同增效,要求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如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等;二是强化源头防控,强调紧盯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头,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
随着“新环保”在理念、政策和技术等各个层面的不断成熟,环保产业将迎来一次巨大变革及政策红利。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在这一变化之下,一些环保企业慢慢的开始布局电池材料、节能等领域,同时跨界“新环保”的现象慢慢的变多、也慢慢变得超乎常规,比如:
公司通过创新设计、高效生产、智能服务等方式,实现了汽车行业的低碳革命;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技术、绿色物流、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了商业模式的绿色转型;就连大疆这样看似和环保不沾边的公司,已经在给环境监视测定装上翅膀。
如果以传统环保的概念看,市场已饱和甚至在萎缩;而如果以“新环保”的概念看,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实现“双碳”目标将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核心需要深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新环保”产业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包括节能技术装备、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此外,“新环保”产业既是应对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
据统计,202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规模达到7万亿元左右,占GDP的6.8%左右;节能环保产业就业人数达到6500万人左右,占就业总人数的7.5%左右。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明确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措施。例如,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以上;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与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加快培育壮大“新环保”产业。
预计到202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8%左右;节能环保产业就业人数将达到8000万人左右,占就业总人数的9%左右。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加码,环保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本届2023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中,首次携手中国节能协会下属分会同期举办“2023世环会暨工业绿色发展创新峰会”、“综合能源服务暨节能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论坛”、“2023 第十四届热电行业发展论坛”等主题论坛,深入探讨双碳、节能减排等话题,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莅临参与。
根据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我国环保产业要实现“新环保”的升级,即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具体来说,能够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污染后,通过种种技术方法进行减排或治理,这样的形式成本高、效果差、难以持续。
高质量精益运营是指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通过源头预防和过程控制,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样的形式能节省成本、提升效益、保障环境。例如,一些钢铁企业通过使用先进的冶炼工艺、节能设备和清洁能源,实现了煤气回收利用、烟尘减排和渣钢回收等,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这意味着要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同时,要加强末端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提高处理效果和稳定能力,降低运行成本和风险,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常规污染物是指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和固态废料(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这些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相对成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模块。
特殊污染物是指一些新型或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如镉、铅、砷、六价铬等)、放射性物质和生物安全风险物质(如医疗废物、动植物疫情废弃物等),这些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尚不完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从环保产业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要针对一些难降解、难处理、高毒性、高风险的特殊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新型污染物等,开展针对性的研发技术和工程应用,提高特殊污染物的识别、监测、预警和治理能力。
例如,一些化工企业通过建立特殊污染物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使用先进的生物降解或高级氧化等技术,有效去除了挥发性有机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实现“新环保”的升级,需要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即在治理某一类环境问题时,同时考虑别的相关的环境问题,实现多污染物、多领域、多主体的综合防治,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这意味着要考虑大气、水、土壤等多个介质的相互影响和耦合关系,实现多介质、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控制。同时,要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该区域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资源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三角区域面临着大气、水、土壤等多方面的环境压力和挑战,需要加强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在政策制定、机制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协同控制措施和案例。
实现“新环保”升级从服务型行业向创新型行业的转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要加强环保产业的创新驱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提升环保产业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环保产业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促进环保产业与数字化的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新环保”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有别于传统环保的显著标志。要加大对“新环保”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水平的“新环保”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新环保”创新平台和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环保”创新企业和品牌。
上述四大转变是传统环保行业向“新环保”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4个核心维度。未来几乎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系统问题,都要系统地解决。企业的业务要聚焦在点上,但是企业家要有产业全局全景视角。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环保产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要求。
从发展趋势来看,环保产业将从“快时代”向“大时代”转变,不仅要在“量”上扩大规模,更要在“质”上提升水平,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从机遇和挑战来看,环保产业将受益于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格外的重视和全力支持,享受政策红利和市场空间。同时,环保产业也要应对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不足,行业竞争和监管压力的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和回收周期的不匹配等问题,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发展方向和目标来看,环保产业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和动力,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和支撑,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和路径,以高水平发展为要求和标准。
总体上,环保产业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产业链在进一步延展,当产业底层逻辑发生变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再出发。
热点新闻
- • 节能低碳夸姣未来——临小低碳环保手抄报著作展
2024-10-15
- • 2024首个碳普惠主题大会召开 助力绿色未来
2024-10-15
- • 习的生态文明思想
2024-10-15
- • “绿色我国—东方莱茵之梦”环保公益活动在京举办
2024-10-15
- • 纽约“关爱地球”展览倡议绿色环保
2024-10-15
- • 环保手抄报的资料
2024-10-15
- • 环保手抄报
2024-10-15